DB1307∕T453-2024 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张家口市)
ID: |
13A02D5996B447238D52E330DB00696B |
文件大小(MB): |
0.21 |
页数: |
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05 DB1307,张家口市地方标准,DB1307/T 453—2024,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2024-08-12 发布2024-09-12 实施,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307/T 453—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涿鹿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北方学院、河北省鸿源农业创新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中华、王激清、谢春华、闫志华、赵慧霞、王玉丽、董建新、张守兵、张红,杰、刘建军、张宝悦、付谊、张海燕、赵雪春、曹玉利、王海敏、邢慧慧、李淑婷、王小静,DB1307/T 453—2024,1,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种子准备、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张家口鲜食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 部分:禾谷类,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第2 部分:豆类,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种子准备,4.1 品种选择,4.1.1 玉米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优质、抗病、高产鲜食玉米品种,从出苗到采收90 天左右,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抗倒伏、耐密,如万糯2000、中糯1 号、万糯8 号、彩糯1 号等,4.1.2 大豆选择植株直立、耐荫抗倒、生育期100 天左右的品种,底荚高度≥20 cm,如国豆1 号、冀,豆12、承豆10 等,4.2 种子质量,玉米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 的规定,大豆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 的规定,4.3 包衣,使用包衣机对种子进行种衣剂包衣,包衣技术应符合GB/T 15671 的规定,5 选地整地,5.1 选择地势平坦、中等肥力以上地块,5.2 秋深翻,播前适时旋耕,精细耙耱,保证土地平整无残茬,5.3 年际间玉米和大豆带间轮作倒茬,5.4 一般空间隔离要求200 m 以上,时间隔离要求开花期相隔半个月以上,也可利用高秆作物、围墙等,自然屏障隔离,DB1307/T 453—2024,2,6 播种,6.1 播期,适宜播期5 月上旬至中旬,6.2 播量及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合理调整播种量。一般鲜食玉米亩播量1.5 kg~2 kg,亩留苗4 000,株左右;大豆亩播量2.0 kg~2.5 kg,亩留苗4 500 穴左右,6.3 种植方式,采用动力播种机械,调整好株行距,施肥、铺设滴灌管道、覆膜、播种、覆土一体同步完成。可选,用以下模式:,a)2:4 模式,即2 行玉米4 行大豆。玉米带宽为40 cm;大豆带宽90 cm,行距30 cm;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60 cm。玉米株距为12 cm,大豆穴距为10 cm,每穴留2 株,b) 2:2 模式,即2 行玉米2 行大豆。玉米带宽为40 cm;大豆带宽40 cm,行距40 cm;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60 cm。玉米的株距为15 cm,大豆穴距为13.3 cm,每穴留2 株,7 田间管理,7.1 苗期管理,玉米和大豆在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7.2 水肥管理,大豆、玉米均实行种肥同播,玉米每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玉米专用肥(26-12-12)25 kg,大豆每,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15 kg。在玉米拔节期浇第一水;大喇叭口期结合浇第二水玉米亩,追施尿素15 kg;灌浆期浇第三水,同时玉米和大豆均亩追施高钾复合肥5 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规定,7.3 除草,7.3.1 坚持“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处理为辅”的化学除草原则;中后期人工或机械处,理残余杂草;播前或收获后深翻土壤,压低杂草基数,进行综合防治,7.3.2 玉米大豆同期播种,要在播种的同时进行封闭除草,除草剂应喷洒均匀,在地表形成一层药膜,播后苗前亩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金都尔)80 mL~100 mL,如阔叶草较多可亩混加80 g~120 g,草胺磷进行封闭除草,亩用药液量30 L~50 L,7.3.3 苗后茎叶处理,玉米3~5 叶期,防治阔叶杂草全田喷雾480 g/L 灭草松水剂每亩200 mL;防治,禾本科杂草通过物理隔帘将玉米、大豆隔开施药,玉米田使用40 g/L 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每亩100,mL,大豆田使用12.5%烯禾啶乳油每亩100 mL,7.4 病虫害防控,玉米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和根腐病;穗期主要防治玉米螟、蚜虫等虫害和矮花叶、粗缩病等病害;,玉米花粒期主要防治二代玉米螟、蚜虫和大小斑病及穗腐病。大豆蚜是大豆常见的害虫,防治大豆蚜要,在点片发生时及早进行。农药使用常规药剂,应符合NY/T 1276 规定,8 适时收获,大豆一般以茎和荚全部变黄,豆叶全部脱落为最佳收获期;鲜食玉米适时收获……
……